时间:2017-9-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城市是一定时期、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城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逐步老化的状况。老城区,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城市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浓缩,是悠久传统的活的见证。因此,旧城改造绝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旧城的物质环境,在保存城市传统建筑文化肌理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改善人们居于其中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闲等条件,以适应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需求。

光绪年间历史格局

光绪年《宁海县志》:宁海县城建于武则天永昌三年,东西长、南北短。城内桃源河和玉带河将县城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以中大街横向相连,街道两侧商业兴盛,是当时县城的重要的生活、商业轴线,中部为县署、城隍庙所在。

年城关镇结构

改革开放之初,宁海县城关镇的布局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化,整体仍然沿承了东西向发展的空间结构。县人民政府直接于古县署内办公,城关镇的行政中心并未发生转移。中大街、环城路是城关镇最主要的道路,主要商业沿中大街、桃源路展开。

年前后用地布局

进入年代,城镇的发展迅速突破了历史框架。由于东西有白峤山、崇寺山限制,南有大溪和跃龙山阻隔,因此城镇开始向北象山港方向发展。

年,北部桥头胡、梅林区块初具规模,中部竹口工业组团不断扩大,整个城市开始呈现狭长的南北向格局。

此时人口中心逐渐北移,市场导向的公共设施也随着人口的转移而不断调整区位,目前的大型商业设施主要集中于人民大道、中山中路和气象北路所围合的三角街区,这里已成为了新的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

桃源路和兴宁南路,由于连接行政传统生活中心和新兴商业中心,随之取代中大街成为新的商业轴线。

今日的老城区,城门和城墙都已不复存在。但是,老城作为宁海的发源地,不仅历史最为悠久,而且文化最为浓郁。城隍庙、宁海剧院、元戍第、南宋至今的古井以及纵横交错的街巷里弄,都遗留着大量的历史故事和影子。

老城区最好的保护就是发展。在保护与更新中突出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并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相连,已经成为老城区发展的一种基本模式。

宁海将已消失的历史建筑如梦园、浦湖试院、文昌书院、缑城书院等融入下一步设计中去。

在老城区更新改造的时候,结合景观、地块,重现宁海老城记忆。

小在快报出品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花费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zbc.com/gtx/13169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