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味,随着人口迁移,被淡化、简化、或者发展。长辈老是念叨,现在过年太安静,没什么味道。设想一下,以前过年期待的是一件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亲人团聚······但这些以往很期待的事我们现在每天都在过着,久而久之,对触手可得的幸福时光也就没有半点期待。

物质上的富足,从来不跟幸福感对等。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鲁迅《社戏》

目前为止,回忆是人类穿梭时空的唯一方法。记不起以往趣事不用怕,小编帮你回忆。

彼时,年味正浓。

我们那些信仰,要忘记多难

老人常说:“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

习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传统节日从来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却能为原本的生活润色不少。

潮汕人生活方式偏保守排外,外来文化较难在本土文化上扎根,因而现今仍保留着大部分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带来的改变更多是传统习俗上的发展。

筅豚

一场祖传的大扫除

《澄海县志》有记:腊月二十四以后,家家户户择日择日大扫除,俗称“筅豚”。

筅豚,意思为扫除家里一年累积的灰尘蛛网,“讲究”的家庭会在这天取来竹枝叶、榕树枝叶、石榴花、仙草这些象征新春的植物用红绳紧扎在长竹竿上成为筅把,搅去室内外墙角顶棚的灰尘、蜘蛛网,人们还会在这天把过去一年家里贴的神符撕下换成新符,为来年换来新吉。

王安石在神宗初年所作的《元日》里,便对换新符有所描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初一

初一拜老公老嫲

大年初一肯定是睡不了懒觉,母亲总会一大早就叫醒我起来拜老公老嫲,拜的老公老嫲一般是已故的曾祖父、曾祖母,若曾祖父母健在,则祭祀的是曾祖父的父母。我们更愿意通过这样一种仪式,对已故的亲人能继续尽一份孝心,也祈祷先人在另一个世界保佑子孙后代的平安。

初二、初三

走仔食日昼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并在娘家吃中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俗称“食日昼”。当然,现在的习俗就没以前那么“死板”,没有规定女儿天黑前就要回婆家。

压肚腰

有一种压岁钱,叫压肚腰

在旧社会,肚腰是潮汕人的内衬保暖内衣兼钱袋,老辈人认为过年关,会有鬼怪出来害人,而孩童血气尚弱,不堪其扰,老人便会用红绳牵串着铜钱,用红纸包住,放在孩童内衬肚腰里,用以震慑鬼怪,驱邪避害。于是,是否成年就变成有没有压肚腰钱的评判标准了。

现在,“压肚腰”早已被红包取代,运气好的时候一个过年收的红包分分钟是几千块。然而,在潮汕。有没有工作才是评判你有没有红包的标准!这让打工的小编好恨~

大吉大利

拜年扎(带)对大吉(柑)

过年串门,什么都可以忘记带,千万不能带少一对大吉(柑)。春节,这对柑的地位重要到开场白都要靠它引入。例如,“XXX新年好,双柑分(给)恁(你们),新年合心想!”串门结束后,我们还要跟主人家互换大吉(柑),把福带回家。

送神、等神!

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神

到了初四,也就是神“下凡”的日子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是灶王爷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过去一年人间情况的日子。灶神是掌管人间祸福的神仙,也是督查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通常称之为“司命公”,百姓总是希望灶王爷能在玉帝面前言好事,保平安。因而,在每家每户都会用糖祭祀灶王爷,希望灶王爷“嘴甜甜”,多说一些人间的好事。

当然这一天,也是安居在乡里各地神灵上天的日子,当地人民为了表达神灵过去一年来的庇佑的感激,通常会在这天晚上锣鼓升平、备好祭品,送神上天。

到了初四,也就是神“下凡”的日子,乡里也会在这一天备好祭品,鼓乐准备。按照老人的说法,送神刮风,等神下雨,是最吉祥的预兆,意味来年乡里风调雨顺。过去的很多事实都说明了这种奇妙的现象十分在理。这种玄学概念里面隐含着十分有趣的地理常识,“五风十雨天时好”,说的正是“送神风,等神雨”,周期恰好十天!老祖宗还是挺顽皮。

游神

游神更是一种维系氏族间团结的群体性运动

初四神落天后,初五到正月结束,潮汕大部分地区游神的日子都集中在这个时间。

正月里的游神赛会往往过得特别热闹。德高望重的“乡贤”向神汇报这一年内乡里的大宗小宗事物,并向神祈求来年乡里五谷丰登、人寿年丰,求得“胜杯”,即表示,神同意了乡民的请求,并抬出神像环绕乡里主要街道游行一周,以求乡里平安和睦。

以往穷山恶水的地界,生存的艰难,造就潮汕人骨子里天生的团结精神。韩愈来潮州后都不禁感叹此地:“州南边界,毒雾瘴气,日夕发作。”故游神更是一种维系氏族间团结的群体性运动。

初九

初九拜天公

初九,天公诞,即玉皇大帝的诞辰。为了答谢玉皇大帝的天恩,从先秦时起,人们便在初九这天大肆祭祀玉皇大帝。在这天,虔诚的主妇会在这天一大早在露天出设案拜祭品,祭祀玉皇大帝。在潮汕,初九拜的神不止玉皇大帝,还有:玄天上帝、天后娘娘、三山国王、福德老爷等乡里众神,感谢其赐予我们自然万物。

十五元宵

元宵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元宵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受益于地区历史上文化传播的“封闭性”,元宵节日在这里保留的尽可能的原汁原味。元宵节被看做是比除夕更热闹、更亮眼的节日,春节最后的疯狂,过完这个节,定是要卷铺盖工作去了,挤挤杂杂“闹”一场的。过个不将就的元宵节!该吃的汤圆不能拉下;该啃的竹蔗不能少、该猜的灯谜不能缺、该营的花灯不缺席。

传统的食物是对以往生活完美的记录,这一年或许过得风生水起,或许不尽人意,或许平平淡淡也不要紧,吃了这些开心的食物,来年再做打算,烦恼什么的,我都看不见。

橄榄

小吃拼盘,已经被橄榄承包了

我要向全世界宣布,小吃拼盘,已经被橄榄承包了。正月走亲访友,主人家小吃拼盘必备橄榄!

橄榄是冬春应季水果,具有优秀的清咽、利肺功效,普通人对它的认知只停留煲汤上,对初次生吃迸发到口腔四面八方的甘涩感表示不能接受,但生橄榄自带尼古丁属性,嘴上说不要,吃着吃着就上瘾了。

当然,如果实在接受不了生吃橄榄,也可以试试甘草橄榄,毕竟,是同种东西。说不来你可能不信,但是,腌制,是有魔法的。厉害了,word哥!

卤味

在潮汕,卤味,可是餐桌上的灵魂部分

这种正月时节,讲真,没一盘卤水鹅,真觉得白吃了一顿。鹅肠、鹅肾、鹅肝、鹅头、鹅脚、鹅翅、鹅腿······

洒上一把香菜,蒜头醋一旁伺候。不瞒你说,光一念想,小编能流一打口水。

鼠曲粿

过年的味道,鼠壳粿之香

鼠曲草,中药学名白头翁,芯末开白色小花,枝干及花芯带有白色棉絮状纤维,具有凉血去热功效。

鼠曲草作用于鼠曲粿粿皮,取其植株末端,清水煮沸脱涩,以石臼舂之,须费上千万次捶打,以确保纤维彻底分离断裂,以面加拌红糖和之,包裹馅料,成品蒸熟,粿皮是否青翠透亮是评价主妇手艺的唯一标准。馅料可甜可咸,小编目前只吃过甜的,就是芝麻碎加花生碎加甜绿豆沙了。

牛肉火锅

好吃又方便,关键还便宜

在正月,什么事都是开涮牛肉火锅的理由,原因有啥?好吃又方便,关键还便宜。也正是这种原因,几乎去哪一家亲戚做客吃饭都是牛肉火锅,这么好吃的东西硬生生要在春节吃到乏味,但一年中能解足嘴馋的机会毕竟不多,所以能吃还是尽量多吃点肉,毕竟,年后大部分同志还是要吃土。

小编在这奉劝各位,吃牛肉就不要吃橄榄啊喂。

七样羹

菜香盈,往日情勾起

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七样菜同煮,谓之七样羹。每样菜都寓意美好意头,大菜寓意发大财、厚合寓意百事如意、芹菜寓意勤奋、蒜寓意精打细算、春菜寓意新春如意、韭菜寓意长长久久、芥蓝寓意合各(众)人。

吃了这么多年,小编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一句,这道黑暗料理真的不好吃。但是为了求得好彩头,七样羹在我家反正是不愁销路。

年夜饭

团团圆圆

造就地球上最大规模生物迁徙的,可能就因为一桌年夜饭。能够抵御严寒的,大致是除夕夜家人团聚的温暖。年夜饭完全不需山珍海味,正常我们吃的也是祭祀祖先留下来的祭品,温热之后即可食用。

一家子围桌而食,窗外烟火闪烁,电视里播放着喜庆音乐,这种氛围,总能令人向往,也是新年最简单的愿望了吧。

没有压肚腰,我觉得过了个假春节

但是,我们不将就

过年没有压肚腰的春节都是假春节

今晚8点整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zbc.com/gtx/131692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