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万物复苏,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我们的柑橘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蓓蕾努力绽放芬芳,孕育果实。春季伊始,气温较低,虫害少,但是也有特例,那就是柑橘花蕾蛆。 柑橘花蕾蛆危害柑橘花蕾蛆,属双翅目,瘿蚊科。中国各柑桔区均有分布,是柑桔花蕾期的重要害虫,一年多发生一代,少量柑橘品种发生两代。成虫在花蕾直径2-3毫米时,将卵从其顶端产于花蕾中,幼虫食害花器使其成黄白色不能开放的圆球形,被害的花蕾状如灯笼,花瓣多有绿点,不能开放和授粉结果,会影响产量。 带你认识柑橘花蕾蛆 通常我们容易发现它的幼虫,其幼虫乍看似蛆,体长2.8~3毫米,长纺锤形,为橙黄色或乳白色。中胸腹面的“Y”形剑骨片前叉深凹,褐色;第3龄幼虫腹端具2个骨质的圆突起,外围有3个小刺。其低龄幼虫被发现时多在柑橘蓓蕾中,老熟幼虫多转移至附近土中。 再来看一下它的成年体,形似小蚊,雌成虫体长1.5~1.8毫米,暗黄褐色或灰黄色,被有细毛。触角念珠状,14节,各节环生刚毛。翅一对,翅脉简单,翅上密生黑褐色细毛。足细长。雄成虫体长1.2~1.4毫米,灰黄色。触角鞭节每节呈哑铃状,形似2节。成虫多于早、晚活动,以傍晚最盛,飞行力弱,羽化后1~2天即可交配产卵。多于柑橘花露白(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大量发生并产卵。 其卵呈透明长椭圆,于柑橘花蕾中,花露白大发生。 其蛹乳白色,一为老熟幼虫入土化茧形成,二是春季初暖(多在2月上中旬)土中幼虫脱茧移动到土壤表层重新化蛹,等待羽化。 柑橘花蕾蛆卵和蛹不易被发现。 柑橘花蕾蛆防治防治要点: 柑橘花蕾蛆虽危害很大,需要找关键点。一个是初暖花露白前,柑橘花蕾蛆的蛹(及部分活动幼虫)多于柑橘树冠下的10公分以上土层中,二来其成虫多于柑橘花露白(多早晚尤傍晚)大量产卵。抓住这两个点用药,防治柑橘花蕾蛆不难。 防治措施: 1、初暖时节(柑橘现蕾前),趁此时其幼虫多脱茧重化蛹,巨效(20%噻虫胺SC)倍加横立(10%联苯菊酯EC)倍,对柑橘树冠(至少向外扩展0.5公尺)下土层进行喷雾,要喷湿。先减少其虫口基数。 2、若此时雨季,则可以用地战撒施,稍盖土防被冲走流失,每平米50g左右,地点同上。 3、柑橘花露白时期,于傍晚,趁其成虫大量活动,用逾越(20%吡虫啉·虫螨腈SC)倍和明令(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EC)倍,对树冠均匀喷雾。灭杀其成虫,且能兼治柑橘花期蓟马。 扫码了解我们江西海阔利斯农资有限公司 焦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