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色泽是直接关系着柑橘外观品质的项目,是体现果实品质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果实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眼下,不少中晚熟柑橘品种已开始转色,有一些果农朋友也留言询问柑橘着色的相关问题,这里我们就挑重点梳理一下。No.1柑橘转色的机理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柑橘果皮的色泽也不同。幼果期果皮叶绿素含量最多,果皮的类胡萝卜素颜色被其掩盖,果皮呈现绿色。当柑橘进入成熟期后,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加快、合成速度降低,果皮绿色逐渐消褪,而同时果皮的类胡萝卜素合成增加,最终导致果皮慢慢显示出橙黄、橙红等颜色。No.2影响柑橘转色的因素内在因素糖分:在柑橘果皮中,充足的糖分有利于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加快转色过程。内源激素:乙烯可促进花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可延迟果实的叶绿素消失和抑制其他色素的累积。矿质元素:通过其独特的生理功能,来影响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促进或阻碍转色过程。如氮素水平过高会刺激生长素的生成,延缓叶绿素分解,并刺激果皮二次生长;钾可促进果实糖分的累积,帮助上色。王武等在对塔罗科血橙果实色泽研究时发现,叶面喷施硼、锌、钾、磷等肥料,有助于改善果实色泽。外在因素光照:适度的光照可促进柑橘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尤其是对隐黄质(叶黄素类脂溶性色素)的累积有促进作用。温度:适度的低温条件有利于果皮叶绿素分解,有色体显现。水分: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促进果实糖分的累积,而加快叶绿体向有色体的转化。采收时间:完熟后采收可增加果实色泽、含糖量、果肉质地等品质。No.3关于异常黄果异常黄果指未熟先黄,本质是果皮叶绿素受刺激分解或果皮提前老化,引起的原因集中在生理、病虫、农事操作不当等方面,多数提前脱落。生理因素:黄蒂是比较常见的,大多因脱肥后生长素不足,脱落酸、乙烯水平上升而促使果蒂处提前转色,产生离层,造成落果。还有一部分是日灼后,高温胁迫使受灼面叶绿素解体,而转黄。病虫因素:黄龙病、果柄炭疽病、蝽象、实蝇、吸果夜蛾等可使柑果未熟先黄,并引起落果。管理因素:叶面肥、农药浓度过高,喷施强碱性、矿物油、乳油药剂不当等,可使果实产生大量乙烯,而提前转色、脱落。No.4能用乙烯利促黄(熟)吗?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被植物吸收到体内后,在细胞质中发生化学分解,释放出乙稀。可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淀粉和叶绿素降解,糖增加以及各种酶活性变化,并造成果实呼吸的改变,从而促进果实成熟衰老。不过,通过乙烯利处理的柑果存在着色偏浅、无光泽,偶有受色不均的现象,且对柑橘内在品质的提升作用不大,再加上它还会影响贮藏性能。此外,乙烯不仅能加快果实成熟,还可促使植物器官脱落,若浓度掌握不当极易造成果实、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树势。综上,不是很推荐用乙烯利促熟。No.5促进柑橘转色的措施提升营养水平:柑橘果实生长后1/3阶段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应保证营养的供给,多进行根外追肥,注意控氮,可喷施全勇叶面肥+能元库,10天后转色良好。科学控水:虽然水分胁迫可促进果实上糖着色,但控水过度,果实酸降不下来,还会影响此期花芽的形态分化,可适当减少后期干旱强度或缩短干旱时间来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改善光照:加强树冠管理,合理修剪,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达到增光、增甜、促着色的目的。 来源 农业助手 编辑 卓倩 精彩回顾 第一刀沙糖橘上市了?黄中带青收购价3.8元/斤,部分产区已开启沙糖橘预定 花芽分化关键时期,果树萌发早冬梢怎么办? 忙碌的采前管理期,有这些虫害和病害高发!想提早上市、卖个好价果农注意啦 两年改造20万亩老果园,眉山六项措施提升柑橘品质谋发展! 沃柑、葡萄柚、红美人、脐橙......多款“新平柑桔”同步热卖中,市场优势明显! 转色慢、转色不均、转色不全!柑橘遇到这3大问题,钱袋子难提前装满! 砂糖橘赶早更易卖高价?错!优质更易卖高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zbc.com/gzl/gzl/131737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