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黄龙病被称作“柑橘癌症”,不仅是因为目前尚无药可医,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田间识别困难。

柑橘初感染黄龙病时,存在潜伏期,而春夏季又可能出现复绿,常给田间识别造成不小的干扰,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

前人对柑橘黄龙病病菌在寄主植物中的分布时间时发现:10~12月黄龙病病菌的含量最高,3~5月份最低。

这很好的解释了病树春季复绿这一现象,同时也表明秋冬季节是黄龙病最佳田间识别期,结合果实判断,准确率更高。

一、“红鼻子果”或“不熟果”

是目前果农田间识别黄龙病最容易、最准确的主要症状,此病症%概率为黄龙病症状。

识别要点:病果常近果柄处先红,下部仍绿色,且着色不完全。果实畸形、提早脱落、味淡且伴有深色发育不全的小粒种子。

二、叶片斑驳状黄化

是田间判断的主要症状,此病症80%的概率为黄龙病症状。

识别要点:病叶左右不对称,叶基先黄化。斑块交界不明显、硬脆而滑。感病植株易出现秋冬开花现象。

三、新梢黄化

主要是柑橘新梢不转绿,尤其是秋冬梢居多,是田间判断柑桔黄龙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识别要点:发病初期,抽出的梢有些无法转绿,或者转绿后呈缺素、斑驳状,下部老叶正常。发病中期,会抽出缺锌锰等缺素症状的短梢,下部老叶斑驳状黄化。

注意,此部分需结合营养、根系等情况综合考虑,无叶片斑驳、红鼻子果等,不能单独作为判断黄龙病依据。

四、小结

秋冬季节是黄龙病田间识别的最佳时期,在普查时建议先查红鼻子果,再识斑驳叶,对于新梢黄化应在排除营养及根系问题后再做判断,拿不准时可送权威机构检测。

切勿相信吹嘘能治疗黄龙的“江湖郎中”,就目前来说,此病能防不能治,发现病树先清园、后砍树、再妥善处理病树兜。

此外,冬天是杀灭越冬木虱成虫绝佳时机,此时成虫在气温低的情况下是不活动的,但带菌量却是最多,只要药剂能喷得均匀,接触虫体,效果都很好。

来源:农业助手

END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学农技,找专家,问病害就在海南农技通,让海南农技通成为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海口优图科技有限公司匠心打造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zbc.com/gyy/gyy/13174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