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从年开始接触农业,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在种沃柑前,罗捷种植过龙眼、木薯、甘蔗、香蕉等,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然而,短短四年,罗捷从一个“外行人”,到成为上百亩高品质沃柑的拥有者,与众多果农一同推动当地沃柑产业发展,她是如何做到的? 三起三落坚持不懈 投身沃柑终成正果 “我从小就对农村生活充满向往。”自小学时代起,罗捷就经常与父母一起下乡感受农村生活。年,罗捷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武鸣工作,虽然没有直接投身于农业生产,但从事的工作却是与农业有关。 年,龙眼产业兴起,罗捷跟随家人种植龙眼。她回忆,当时龙眼的价格高达15元/斤,一家人都尝到了龙眼的“甜头”。但好景不长,由于龙眼保鲜期短以及附近果农跟风扩种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龙眼价格大幅度下跌。 年,武鸣龙眼卖价一度跌至0.8元/斤,此后虽有反弹,但仍达不到预期。初尝败果的罗捷并没有放弃,年,她放弃了龙眼种植,转而大面积种植甘蔗,成为当地的甘蔗种植大户,种植过程中没有经历太大的亏损,但最终收益却不是很理想。 在身边朋友的鼓励下,罗捷在年将一百亩甘蔗改种成香蕉,成为当地香蕉种植大军中的一员。但是由于罗捷之前对香蕉的了解太少,没有相关技术支撑,再加上当年香蕉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罗捷再次与成功擦肩而过。 据罗捷透露,自年起,她在农业上前后共计亏损近百万。“当时我都在想,我是不是不适合吃农业这口饭。”为此,备受打击的罗捷陷入了迷茫,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再种植任何经济作物。 年,武鸣沃柑初露峥嵘,其他农户纷纷对那批喝上“头啖汤”的沃柑果农刮目相看,这一品种的优异也让罗捷眼前一亮。看中沃柑经济效益的她决定再度回归农业,投身沃柑种植。由于前期启动资金不足,罗捷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卖去在中山的房产,重整资金开始种植沃柑。 “一开始很苦,每天都在苦恼着钱的问题,肥料、农药、苗木、租地都需要很多资金。”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罗捷的老公甚至放弃高薪工作,回家帮助罗捷管理果园。幸运的是,命运没有跟罗捷再开一次玩笑,经过短短四年,她扭亏为盈,把之前在农业上亏损的资金全部都赚回来了!据罗捷透露,她还计划着把中山的房子买回来。 罗捷在果园 上网下田到处学 成为领头“一姐” 万事开头难,解决完资金问题,又迎来了一个令罗捷头痛的难题,“学习能力不像年轻人那么好,毕竟年龄摆在那里。当年的网络又没有现在发达,没有太多有关柑橘的资讯,不懂该怎么种。”缺乏柑橘种植经验的罗捷一筹莫展。 “实践过后才知道老师说的东西适不适合自己。”罗捷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了解决技术问题,罗捷经常参加培训会,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产品推销,罗捷都会到现场学习提问,还到当地种植技术比较先进的果农的果园中参观学习。 那段时间,罗捷每天晚上在家捧着手机,查询与沃柑技术相关的问题,与果农交流心得。“我现在离不开手机,就像跟它谈恋爱一样。”她笑道,只要是在网上看到适合的资讯,就会结合实际在自己的果园内进行试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技术,并与果农分享。 经过不懈努力,四年时间里,罗姐从一个对沃柑一窍不通的“菜鸟”,渐渐成为了当地沃柑果农心中的领头的“一姐”,大家都亲切地喊她一声“罗姐”,与她名字相近,却多了几分敬意。 今年6月,在武鸣举办的中国(武鸣)柑橘全产业链品牌博览会上,罗捷获得“武鸣沃柑产业振兴先锋人物”的称号,突显了她在果农心中的地位和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罗捷的果园 单打独斗成过去式 “抱团取暖”是关键 “我认为种植沃柑的果农应该有自己的群体,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为此,罗捷利用她在果农群体中的威信,牵头建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