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 在潮汕地区, 春节这个节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是特指正月初一, 故府县志也谓之为元旦、元日; 广义是指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初四这段时间。 潮人所说的春节通常指的是广义的春节。 潮汕地区便有着很多既同于中原地区 又异于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 祭祖 解放前,潮汕祭祖有族祭和家祭两种。族祭是祭远祖,在祠堂公厅,家祭在本屋。族祭多请纸影班、戏班演出,较为隆重。 春节祭拜祖宗的用品"全是斋品:便当的香腐、木耳、瓜碧、腐枝、甜料、柿饼等物,以及除夕自制的各样斋菜。" 到初二还要再次祭祖,这一次才用荤菜,如鱼、猪肉、鹅、鸡、鸭等。 送桔 潮汕有句俗谚曰:"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讲的是拜年越早越好,越见有诚意。潮人到亲友家拜年,总要带上潮州柑作为礼物。多少不限,但一定要偶数,不能奇数。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潮州柑,另加糖果,迎宾敬客。因潮州柑比桔大,故取名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 吃粿 粿,米食也。早先,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潮汕,按祖籍的习惯,祭祖要用面食当果品。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果品。这就是"粿"的来历。这简单的米食,在潮汕人手里,成了主食米饭之外五花八门的东西。如甜粿、鼠曲粿、朴籽粿、红桃粿等等。 "粿品"制作较为麻烦,以前只是在祭祖时才吃,不过现在平常也很容易吃到了。 舞狮 潮汕狮舞有两种:一种是"文狮",一种是"武狮"。"文狮"由两个人分别戴上面具扮成笑容可掬的"土地公"、"土地婆",手执葵扇,引大狮边舞边走路,狮子也不断抖鬃、打滚。每遇有人在门前燃放鞭炮,舞狮队就得停止行进,向主人拜年。 "武狮"拜年对象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和大商行。当狮队一到,主人便点燃鞭炮,此时锣鼓齐鸣,狮队表演翻滚、腾转、跌扑等动作。最精采的要算主人给狮子赏红包。 来源:南方视觉 长按添加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