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m.39.net/pf/a_5972921.html 广·告 年,沃柑被引入南宁市武鸣区,当年试种面积为亩。年,沃柑地头批发价达到4元/斤以上,从此一炮而红。短短5年,年底发展至30.8万亩,创造了令业内瞩目的“武鸣沃柑速度”。 武鸣沃柑种植面积变化(数据来源:武鸣农业局,未统计) 沃柑原产于以色列,由以色列"沃卡尼"研究所用Tmpl和Dancy两种红桔培育而成,属于晚熟杂交柑橘品种。但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以色列沃柑(包括有核和无核品种)地头批发价还不到2元/斤。 在原产地价格普通的一个品种,却在中国“爆红”,在南宁武鸣被“发扬光大”,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 投产1-2年就回本 武鸣沃柑独具价格优势 年初,一则“60亩沃柑收入万”的新闻成为热门话题。亩产值15万,这是武鸣农业局去年登记在册的沃柑种植收入最高记录。从年到年初,这几年武鸣沃柑地头批发价大体在3.5-7元/斤,个别卖到10元/斤上下的高价。 这样的“诱人”价格,给无数人打了一剂肾上腺素,也是引发疯狂扩种最直接的原因。在这之前,武鸣龙眼产业曾在年前后创造过15元/斤的辉煌,但很快价格便跌下顶峰。除了龙眼外,木薯、甘蔗、香蕉都曾是武鸣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虽然种植面积庞大,也打出了一定的名气,但效益与沃柑相比,不免黯然失色。 柑橘属于高投入型经济作物,沃柑种植需要大水大肥,种植成本更比多数柑橘品种还要高。武鸣种植户黄姐告诉记者,自己的沃柑今年才开始投产,算下来每年成本在1-1.5万元/亩。 不过,沃柑的早熟丰产弥补了这一不足。 “种沙糖橘十分考验技术,环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成果的产量和品质。而沃柑只用施肥用药管理好,很容易实现高产。”在广西种植了30亩沃柑的种植户周师表示。 据了解,沃柑在第二年便可挂果,产量可达50-80斤/株,挂果第二、第三年进入丰产期,株产-斤,亩产可达一万斤。以4元/斤的收购价计算,这意味着一个农户如果种植水平过关,种果四五年后便可能有每亩4万元的收成,1-2年就可以回本。 沃柑外形靓丽、高糖低酸,清甜化渣,初入市场便大受欢迎,零售价往往高达10元/斤以上。而据农财网柑桔通价格监测栏目统计,年武鸣沃柑地头批发价在3.5-5.5元/斤不等,比同期上市的广西桂林、来宾等产区高1元/斤左右。 这样的价格优势,仰赖于武鸣本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其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武鸣被业内认为是最适合沃柑生长的区域。 武鸣沃柑上市季(图源 罗姐)晚熟市场机遇到了 本地大户纷纷转型 纵观近年来国内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不难看出,温州柑、椪柑、蜜桔等传统品种正在让位,早熟品种市场优势越来越弱。其中,有柑橘黄龙病蔓延对产业的打击,更多的是价格产量走低,导致经济效益萎缩。而晚熟市场的空白,正在等待被填满。 前几年,沙糖橘的巨大红利让所有人翘首以盼:是否还会有第二个“沙糖橘”出现?此时,沃柑初露锋芒。 如果说沙糖橘引领了21世纪以来国内柑橘产业的第一个发展高潮,那么引发第二个高潮的,应该就是沃柑了。从武鸣到南宁到广西,再到川渝、云南、广东,一棵棵沃柑树以细胞分裂般的速度,在中国农村的广袤土地上生根散叶。据国家柑橘育种中心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伊华林介绍,经过六年发展,目前全国沃柑种植面积已经接近万亩。 在武鸣,沃柑种植户很多,而大户尤其多。近几年,一个个成百上千亩的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武鸣沃柑添砖加瓦。武鸣农业局工作人员潘彩伟对此表示,本地很多沃柑大户其实都是由木薯、香蕉、甘蔗大户转型而来。 武鸣城厢镇沃柑种植大户罗捷的经历正是这些人的缩影。年,武鸣龙眼价格从曾经的15元/斤跌入0.8元/斤的低谷。年初,罗捷将原有的龙眼基地大面积改种为甘蔗,一度成为当地知名的甘蔗种植大户,但收益一直差强人意。 无奈之下,她在年将其中一百亩甘蔗改种成香蕉,但由于技术匮乏、对香蕉市场盲目预估等原因,她再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亏损近百万元。 “我一度怀疑自己不适合吃农业这口饭。”罗捷说。直到年,沃柑的出现让她重燃信心,她毅然卖掉家里的一套房产,投资种下多亩沃柑。 “年后,武鸣本地土地流转加快,年后,武鸣农产品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不少企业进驻,引入新品种以及新技术的速度也非常快。”潘彩伟认为,这些客观因素造就了武鸣沃柑快速发展的有利环境。 罗捷也表示,武鸣历来是农业生产大县(区),除了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外,种植户具有精细化管理、高投入高产出的先进理念,敢于冒险投资。 政府带头“抱团发展” 给足种植户信心 由于沃柑是新品种,很多新种果农都不了解其生长特性,急需提高沃柑种植技术。除参加官方的相关交流、培训会议外,果农常常自发组织观摩会,一起切磋技术。 “我还组建了两个沃柑群,群友数量接近0人。平时大家没事就在群里面交流种植管理技术、产业发展前景等。”罗捷说。 “年农场沃柑种植面积亩,这两年内争取发展至1万亩以上。”位于武鸣的广西农垦国有东风农场场长何江伦告诉记者。在东风农场的技术团队中,不乏许多年轻农业人的身影。他们同时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修剪、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培训和服务,辐射面积超过2万亩。 东风农场已成为武鸣沃柑的标杆之一 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这是武鸣沃柑种植户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点。年10月,由南宁市及武鸣区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的武鸣沃柑产业联合会正式成立,目的在于提升沃柑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从整体上提高武鸣沃柑生产水平和水果品质,提高沃柑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每年的2-4月,是沃柑上市的黄金期,通过冷库等保鲜技术,可以延长至5月销售。据了解,目前武鸣已有30多家采后加工厂,以及超过5万立方的冷库,能贮藏30万吨的沃柑。 潘彩伟表示,中央、自治区以及当地每年都会整合一千万资金扶持武鸣沃柑产业的发展,主要针对果园基础设施建造、无毒苗种植、绿色防控以及产后加工链建设等项目。政府也大力鼓励龙头企业在“武鸣沃柑”的大品牌下发展自己的小品牌,使武鸣沃柑朝品牌化前进。 “武鸣沃柑的成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而成的。我们希望沃柑成为武鸣农业的长青产业,一直发展下去。”潘彩伟透露,武鸣区政府计划在年将沃柑种植面积控制在50万亩以内,产量达万吨,产值达亿。 中国沃柑看武鸣!近几年来,武鸣及周边沃柑产区涌现出了一批批种植达人、种果能手,这些人应当成为行业内的榜样,得到表彰! 随着“中国好柑橘大赛”的完满落幕,承办单位南方农村报、农财网柑桔通正紧锣密鼓地筹办“中国好柑橘大赛”。 一方面,为了推广科学、实用的果树栽培技术和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通过比赛交流的形式,增强种植户“种好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寻找优质好柑橘,宣传、推广具有工匠精神,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果农,实现小农户与现代果业发展有机衔接,使果农生产的好柑橘“卖好价”,促进果农致富增收,引导果农坚持绿色发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我国果品行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本次活动将分别以蜜柚赛区(梅州)、贡柑赛区(韶关)、沙糖橘赛区(桂林)、沃柑赛区(武鸣)四个地区作为根据地开展。并通过线上果园展示、投票宣传和线下采风三个环节作为首轮评判标准。最后在每个根据地进行一场决赛,现场评比。 同时,每组设金奖1名、银奖5名、优胜奖10名,亦根据单项分值设立最甜柑橘奖、最具人气柑橘奖和最具风采奖。获得金奖、银奖和优胜奖的果园,都将获得赞助企业帮销其果品3年以及一定价值的奖品。到场的果农不仅能获得奖项,亦能与国内外的同行们切磋、交流、取经,共同提高果品品质,把自家的好柑橘推出去,把先进技术带回家。 活动内容和参与方式 参赛要求 1、年龄满18周岁,柑橘种植规模在10亩以上; 2、参与大赛的柑橘果园管理精细、无黄化现象等; 3、柑橘果园拥有人应具备种植技术,并敢于展示。 活动流程 1、报名:4月22日——7月1日,报名人填写报名表格(具体报名方法见下文); 2、报名成功后,活动组委员会派专人联系报名人并协助拍摄1—3分钟视频短片(内容以展示果园规模、种植管理先进技术、防黄化病虫技术三部分组成); 3、报名截止后,活动组会在五月上旬会到梅州、韶关、桂林、南宁四个地方举办启动会; 4、6—10月会分别到各地进行采风评选; 5、决赛时间分别是:梅州10月、桂林12月、韶关12月、南宁次年2月。 报名方式 1、扫码报名 识别下文“ 黄小丽 大赛奖项设置 金奖(1名):金奖奖杯+价值1万元(奖品或游学机会),赞助企业帮销其果品3年; 银奖(5名):银奖奖杯+价值元(奖品或游学机会),赞助企业帮销其果品3年; 优胜奖(10名):优胜奖奖杯+价值元(奖品或游学机会),赞助企业帮销其果品3年。 文|农财网柑桔通记者史劲草许康衡 编辑|史劲草 投稿、报料请联系: 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