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札: 年7月,时任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钟广炎在由南方农村报社承办的“中国特色柑橘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以“大苗!大苗!大苗!”为主标题,提出了运用“容器无病大苗技术”、“网室栽培柑橘”系列技术,通过“与黄龙病赛跑”的方式防控柑橘黄龙病,启发了众多广西果农。 据了解,早在年底,钟广炎已开始研究该技术,到年,该技术获广东省农业厅支持,被列为省农业科技项目。 容器无病大苗技术,是指在防虫网室中用育苗容器培育、用无病繁殖材料嫁接,得到出圃时规格至少达到普通露地苗栽植后2-3年大小的无病苗。在定植后的第一年,一切管理措施要围绕促进生长和防控黄龙病来进行,根据需肥规律使用肥水一体化技术连续、平衡、精准施肥,全年不做任何修剪,按月交替喷施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每2-3个月在根际土壤淋施吡虫啉等内吸性杀虫剂,结果后按常规技术管理。 钟广炎介绍,无病容器大苗技术是解决黄龙病的有效途径。黄龙病可防不可治,这种新技术把柑橘树苗的幼树期由三年缩短为一年,这三年幼树期恰恰是黄龙病感染高发期,需要大力防控。防虫网室培育时无毒无害,又从源头杜绝了病毒感染,大大减轻了果农针对黄龙病的防控压力。 时隔多年,在省果树所专家团队的努力下,“理论”终化为“硕果”。年12月30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省果树所和广东大橘果业有限公司实施的柑橘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示范现场进行田间测产,年5月上旬定植的沃柑,专家组随机抽取3株进行测产,测产结果为:样本平均树高厘米,树冠×厘米,主干直径6.97厘米,平均株产24.4公斤,折算亩产.8公斤。 在钟广炎老师的邀请下,我作为媒体代表,走访了他指导的三个果园,见证该项技术的实际成果。 果园的管理形式将以图片内容呈现,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① 走访时间:年1月16日 天气情况:阴 果园 据钟广炎老师反馈数据:惠州大橘果业基地,沃柑单株最高产量达.6斤,即便折半,也意味着,第二年沃柑树即可拥有亩产斤的潜力;佛冈基地在1月24日进行了现场测产,沙糖橘平均株产91斤,可与盛产期沙糖橘树媲美。
对此成果,你有何看法?欢迎文末留言,与大家交流。 文、图|农财网柑桔通记者叶思敏 新媒体编辑|叶思敏 责任编辑|叶思敏 投稿、报料请联系: 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