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地处珠三角西部的侨乡新会

河网交错,土地肥沃

种植出的柑橘有别于他处

尤其柑的果皮最具价值~

近几年,‘新会陈皮’的招牌在全国打响了!

以新会陈皮产业为例

产业产值从注册前的3亿元暴增至9亿元

然而你知道吗?

曾经,新会陈皮跌落谷底无人问津

甚至大量柑树被砍!

那么,又是什么让新会陈皮“起死回生”?

说起当年

现任新会陈皮协会的会长区柏余有些感叹

他从事陈皮行业已有20多个年头

区柏余

如今成为新会支柱产业的陈皮,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陷入低迷,大片柑树被砍,陈皮销售跌入谷底。

在这一点上

大红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刘群助

也有着相似的经历

刘群助

那时候在市场上推广陈皮太难了,药用价值不被认可,辛苦一年,卖出的价钱几乎覆盖不了成本。

新会陈皮的转机出现在大约10年前

刘群助

直到年至年,随着地理标志商标的成功注册,陈皮价格开始大幅上涨,当年1.5元一斤的果柑,现在可以卖到15元。

  在江门,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的“新会陈皮”“杜阮凉瓜”“台山大米”是当地独特靓丽的三张名片。其中,作为岭南八大药材之一的“新会陈皮”最早注册成功,其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增长,已成为当地惠农富农,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会陈皮”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后,新会陈皮产业产值从注册前的3亿元暴增至9亿元,产业从业人数从注册前的人增长到人,注册后新会地区年度经济规模扩大20%,新会陈皮及其衍生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等地,出口产量达吨!

地理标志商标大大提升了

新会陈皮的质量认证、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把陈皮进一步推向了国内外市场

这种影响力不是单家企业

做做推广就能达到的!

此外,“新会陈皮”的地理标志商标

可谓得来不易!

从提交申请到年注册成功

用了整整8年时间!

目前,共有11个县区

成为新会陈皮地理标志商标的核心范围。

当前,广东大力推动商标兴农富农和精准扶贫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通过地域特色产品的申请注册

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发挥地理标志及农产品商标的作用,对推动精准扶贫有着良好成效。新会对于陈皮产业的推动是非常有力的,让商标带动一方水土的农民富起来。”据江门市新会区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督管理股长梁沃桥介绍,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后,新会陈皮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农户从种植水稻改种新会柑。

新会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督管理股长梁沃桥

“近10年来,新会柑的种植面积从两三亩地增长到6万亩,带动了相关16个产业的发展。农民种果柑比种水稻赚钱。

  截至年底,新会柑种植面积约6.5万亩,总产量(鲜果)超吨;陈皮初级产品(柑皮)产量超吨,产值约9亿元,全行业产值超30亿元。预计年,新会柑种植面积约7万亩,总产量约7.2万吨,陈皮初级产品(柑皮)产量约吨,产值9.8亿元。

所谓“一两陈皮一两金”

为了把新会的传统产业做强做大

不少企业走上了陈皮深加工的道路

  通过陈皮茶、陈皮果酱、陈皮月饼、陈皮酒等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挖掘出陈皮更高的商业价值。今年,新会陈皮产业园还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新会陈皮’正由文化产业向产品产业不断延伸,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一皮四业”的大健康产业格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监事长崔明说。

  据梁沃桥介绍,新会柑橘果树的平均寿命为10年左右,前三年基本不结果,前期投资较大,且具有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如今,在农林局的技术支持下,一些优质柑果树的寿命延长到了十二三年,农民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

  为了进一步缓解陈皮经营者“融资难”的问题,去年6月,广东农行结合江门“三农”经济发展的特点、客户的需求和产业特色,在新会创新地推出了“陈皮贷”。产品主要面向陈皮产业经营者,可为他们提供新会柑种植、陈皮产品加工、仓储和销售等方面的信贷资金。截至10月底,该行已累计发放“陈皮贷”多万元,为新会陈皮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外,“新会陈皮”还在销售渠道上积极加码电商。年,京东集团与新会人民政府宣布达成合作,计划在新会区打造京东集团华南农村电商2.0首个示范点,助力新会陈皮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电商发展。

文章来源:江门发布

赞赏

长按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zbc.com/gyy/13170566.html

------分隔线----------------------------